因為看到Sigma Fluid 寫的「張良卒年考史書繫年法則」,

想起之前寫為君留時看到的一篇文章「張良卒年及相關史事考論」,

也回憶起寫作時所想的一些事情。


其實我並不是這麼認同「張良卒年及相關史事考論」所說:「楚漢戰爭結束後,張良勸說劉邦建都關中並隨從入關,“留侯性多病,即導引不食谷,杜門不出歲餘。”後來更是表示“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 實際上,在當時那種按照“功次”任職的體制下,新建立的西漢政權中沒有適合他身份和才能的職位,迫使他不得不做出上述選擇,因此張良在此後唯一的任職是“行少傅事”,而且還是在特別狀態下的權宜變通。也就是說,不管是從西漢政權構成而言,還是從個人任職行事的角度來看,漢初的張良是完全地被邊緣化了。但事實上他卻從來沒有中斷與西漢政局的密切聯繫,除積極參與“易太子”之議,為呂氏及太子集團出謀劃策外,還參與其它政事的討論和謀劃,“及立蕭何相國,所與上從容言天下事甚眾”。從這個意義上說,張良所謂“成功不居”,並不完全是出於“明哲保身”,因為現存文獻記載表明他對於政治的興趣從來沒有減弱,對政治的參與也從來沒有中止,或者可以說他通過這種實際的積極參與並繼續對西漢政局施加重大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正是對自己在形式上被邊緣化的一種心理補償。」

 

當然我也不覺得他是因為要“明哲保身”,所以淡出政壇而“成功不居”。

如果張良真是想要明哲保身的人,當年就不會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去刺殺贏政了。

 

“及立蕭何相國,所與上從容言天下事甚眾”,張良也不是被邊緣化,

否則劉邦不會因為他的評論,而選擇建都關中。

試想會有人聽信自己所不重視的人的見解,而決定往後家要蓋在哪裡嗎?

 

張良不是“明哲保身”,更非是“被邊緣化”,

他自己說“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怕也只是藉口而已。

我猜想張良是處於一種矛盾心情吧。

 

一切的開端起於他想重建韓國,然而秦滅了、項羽卻殺了韓成...;

為替韓成報仇,他得輔助劉邦,

但在過程中他意識到,天下戰亂已久,需要一個統一穩固的政權。

他努力過復韓,卻失敗了,反倒是幫助劉邦,最終卻建立了漢朝,

來自五代相韓世家的他,心中想來是愧對列祖列宗的吧。

 

史記也好,漢書也罷,都是漢朝人的觀點;

但我覺得出身韓國貴族的張良,努力了一輩子、卻是成就了漢,心中當是抱憾。

而他其實也曾有機會(例如他不要阻封六國)繼續復韓的夢想,

但基於現實考量、唯有一統的國家才能讓百姓免於戰亂...。

於是,夢想與現實無法兩全,故國與新邦無法共存,

張良做了選擇,然而、心裡那該是怎樣的矛盾與遺憾啊?

 

劉邦還是很信賴他的,只是張良託言“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而遠離政局,

雖無法復韓,也不該一直再當漢朝的官,我猜他是這樣想的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